爷爷的二胡

作者:作问界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57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爷爷的二胡的相关文章:【篇一:爷爷的二胡】现在我手上的这把二胡,是个历史悠久的物件,更是爷爷生前最爱的东西。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的大槐树下乘凉,爷爷拿着二胡,在树下奏出优美的《喜送公粮》,那旋律既优美又动听,惹人喜爱...

【篇一:爷爷的二胡】

现在我手上的这把二胡,是个历史悠久的物件,更是爷爷生前最爱的东西。

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的大槐树下乘凉,爷爷拿着二胡,在树下奏出优美的《喜送公粮》,那旋律既优美又动听,惹人喜爱。听爷爷说,这把二胡还是他的父亲送给他的。

小时候,经常放学回还没到家门口就能听到优美的二胡声从院子里传出来,有时激昂、也有时悲伤。当爷爷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兴致勃勃地教我拉二胡,当音筒发出那“吱吱呀呀”曲不成调的声音时,我都恨不得多长出一双手,捂住我的耳朵,可爷爷却陶醉其中,那时不愿意做的事就是拉二胡。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独自在房间里闷闷不乐,爷爷便系着腰托,一边奏出优美的旋律,一边跳着自由的舞蹈,让自己变得像喜剧演员一样,不一会儿,我就被逗得破涕而笑了。

春节是爷爷最喜欢的节日,这一天,我们全家欢聚一堂,围坐在桌边,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爷爷喝了点酒就拿出他心爱的二胡拉了起来,大有和春晚一较高低的样子,爷爷的脸上挂着开心的微笑,我们全家都陶醉在爷爷的琴声中,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都淹没在爷爷的琴声中。

爷爷走了,我伤心万分,哭了很久……。爷爷生前把这把二胡送了我,它不是一把普通的二胡了,它陪伴爷爷近一生的时间,见证了爷爷欢喜忧伤,手柄、琴弦、弓子都刻满了我对爷爷的思念和回忆。

【篇二:爷爷的二胡】

从小,音乐就对我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每每听到一段音乐,我总会跟着轻声地哼起来。长大了一些,会看电视了,我又被那些在电视里神情激昂的演奏家所吸引,很羡慕他们。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报了一个二胡兴趣学习班。

刚学习的那一段时间,老师经常讲,二胡是比较冷门的一种古典乐器,学好了不容易,要持之以恒,勤学苦练啊!没过几天,我发现确实是像老师说的那样,但这时的我却慢慢爱上了二胡。

时间过得很快,我埋头苦学了一年多,终于可以报考等级考试了。这一年多吃的苦,终于有机会去证明自己了。

那年的暑假非常炎热,知了不知疲倦地从早叫到晚,像是给我不断鼓劲儿练习二胡。终于到了考试的那一天,妈妈陪着我乘车去了市区。看着妈妈流汗的脸颊,我才明白,在我最难熬的时候,都是她陪着我。我暗暗给自己加油,相信自己!

妈妈一直在候考室里陪着我,我在一旁抓紧时间默背曲谱,练习曲子。妈妈看出我的紧张,递过来一瓶矿泉水,用坚定的眼神看着我,一句话也没讲,但是我却明明白白。慢慢地,我静下心来,只要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就行了。

这时,广播里传出了我的名字,我冲妈妈笑了笑,转身大踏步走向考室。走进房间,我向考官鞠了一躬,便坐在凳子上,端正好姿势,开始了演奏。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紧张,运弓也不太自然,可到了曲子的高潮部分,我不由得被曲子的情绪所感染,陶醉其中。我偷偷瞄了一眼考官席,发现那些考官本来麻木的神情开始生动起来,居然还有一位考官眯起了眼睛。一曲完毕,我站起来,对考官鞠躬,他们互相小声地说了什么,然后对我鼓了鼓掌,对我说:“好了,你可以出去了。”我赶紧说了声“谢谢”,转身小跑,出了考室。

过了一个多月,指导老师把我叫过去,对我说:“柏芸,你好样的!”并递给我一本证书——二胡三级证书!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心里有声音在呐喊:“我终于证明了自己,我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的!”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这就是我的故事,我与二胡的故事。二胡,它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去练习,去演奏。

【篇三:爷爷的二胡】

我学二胡已经两年多了,这段时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发生了许多小插曲,现在就给大家讲一讲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吧。

开始,爸爸给我请了一位二胡专业老师学习二胡,我很不高兴,因为我听说学二胡很难,所以那一段时间总是闷闷不乐。

不久,就开始了我的学二胡之路。老师来到家中,拿出了为我准备好的二胡,最先开始学习拉音阶,老师给我做了示范,听起来是那么的婉转悠扬,我兴趣大增,迫不及待地接过二胡拉了起来。可是,我那只不听话的手在弦上按来按去,总是按不准,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非常刺耳,在一旁玩耍的弟弟也捂起了耳朵。跟老师对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我的心就像北方冬天的水,冰冷僵硬,对自己好失望。

后来一段时间都只是练习同一首曲子和重复那几个音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觉得枯燥,乏味了,不想学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终于有一天晚上,迫于无赖我又拉起了二胡,一个小时下来,累得我手臂酸痛,虎口起了血泡,那刺耳的声音犹如万根钢针刺激着我的神经,犹如火山爆发,那心中的委屈与怒火冲出来,我把二胡狠狠的扔在地上,那二胡就像夏天可恶的蚊子,恨不得把它捏得粉碎。我河东狮吼“不拉了,我再也不拉这个死二胡了,让它见鬼去吧。”爸爸听见了,目瞪口呆的盯着我,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大发雷霆,朝我冲过来,把我的二胡扔在了门外。我冲进卧室,伤心地大哭起来。其实我还是很想学二胡的,但这也太枯燥乏味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推开卧室的门,轻轻地走进来,摸着我的头,说道:“孩子,别哭了,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轻易成功的,既然你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就要坚持下去才能最后成功。”妈妈捡起门外孤零零的二胡放在我的手上。她讲了“水滴石穿”的成语,水是软弱的,但水贵在坚持,选择了方向与目标总能穿透石头。

爸爸给讲我了他小时候喜欢笛子,为了学吹笛子,用了一个暑假在老家的田里捉泥鳅卖,终于换回了一只梦寐以求的笛子,为了跟老师学笛子,他每天要走10里地去跟老师学。爸爸说道,做任何一件事都不会轻易成功,只有毅力与刻苦坚持才是通往成功之路,也给讲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至苦寒来”的成语。

听了妈妈爸爸的话,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我又拿起二胡开始练习起来,每当夜幕降临,做完学校的作业之后,我就坐在窗前,静下心来反复练习那些二胡乐曲,我扣着节拍,左手灵巧的按动琴弦,右手轻快的推动弓杆,屋子里又响起了美妙的琴声。

学二胡,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任何东西,只要勇于坚持,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篇四:爷爷的二胡】

第一次见到二胡,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外婆带着5岁的我去买雪糕,路过一间琴行,忽然听见里面飘出一阵阵优美的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随着一个个音符跳入我的耳朵,我忘记了雪糕,身不由己地被吸了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拉着二胡的女子——轻轻地闭着双眼,身体随着音乐节奏轻摇慢晃,如痴如醉,仿佛这儿只有二胡和她存在。

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就这样,我与二胡结缘了。

别看二胡仅有两根弦,更别瞧它在别人手下吐出的都是行云流水!但一到我手中,感觉要驾驭它简直难以上青天。首先,我得无比艰难地用小手牢牢抓着比我高出半个头的“巨琴”,不让它随意动弹;继而,拉动弓弦,却毫无音调和节奏可言,活活呈现的就是“马杀鸡”的恐怖场面。没拉一会,手指便按得生疼,抚着那又红又肿的深深勒痕,放弃的念头立马从心头升起。可是,抬头一看——陪我上二胡课的外婆正瞪着大眼,认真地做着笔记!“放弃”两字就硬生生地被我咽下肚去——我虽然还小,却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羞于出口”。

从此,我坐在小板凳上,外婆便手拿一根粗长的织毛衣的棒针站立一旁。每当我手指按错一下,她就用棒针敲一下那手指,痛和愤便一下涌入心头,仿佛一股大火从心头烧到了嗓子眼。正待我要发作时,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名琴行女子,想起那动听的音乐和她那优雅的身姿,我又屏住气,踏踏实实地按好每一个音符。就这样,在外婆手中棒针日复一日地敲打下,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日复一日地纠错习新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琴声不再呕哑嘈杂,始而有了音调,继而有了旋律,进而有了感情……仿佛歌曲穿上了华丽的服装,插上了翱翔的翅膀,我和琴声一起开启了行云流水的征程。

从此,音乐便像空气一般伴随着外婆手中的棒针而存在,仿佛每一个音符都和那棒针一样是有生命的。只不过,那棒针更多地是在起伏跳跃着向我表达鼓励。当我烦躁时,它们让我平静;当我痛苦时,它们为我疗伤。

再后来,我的二胡越拉越好,终于站上了深圳市少年宫表演的舞台。华灯之下,我在台上,是表演者中最闪亮的一角;外婆在台下,是粉丝群中最忠实的一枚。当表演结束掌声雷动时,我笑了,观众笑了,那满怀欣慰望着我的外婆,却手拿那根毛线针,哭了……

【篇五:爷爷的二胡】

五岁时爸爸就送我跟李老师学二胡,虽然它有时候带给我的是苦闷,但更多的是让我在每一点滴的进步中享受着乐趣。

刚开始学时,我连最简单的数字都不认识,但教我二胡的李老师耐心的手把手的教我,首先教我认识几个最基本的音符,二胡基本常识,一天要练几个小时,回到家里早上要练,晚上也要练习,时间一长,手指的皮也被磨破了,疼痛难忍,爸爸给我贴上创可贴又继续拉。这样我基本上没有了玩耍的时间。听着楼下小朋友的嬉戏欢呼声,我也心不在焉,偷偷的跑去跟他们一起玩。爸爸为了鼓励我,就定了一个奖励制度:练熟一首曲子就奖励一个玩具。那时一个玩具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为了得到一个喜欢的玩具就日夜的练习,一年来我就学会了十多首曲子,我也得到了十多个我喜欢的玩具。渐渐的我拉的曲子也有模有样了,有时还登台表演,经常得到长辈们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不知不觉中也喜欢上了拉二胡。

二胡是我国的传统乐器,虽然只有两根弦,但它却能拉出七种基本的调位,还能根据音的高低、长短拉出各种不同的音。二胡也是所有乐器中最难学的一种。民间就有“担谷的笛子、斗米的萧、琴拉三年莫心焦”,这里的琴就是我们所说的二胡。所以真要学好二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真正把它学好,我要牺牲更多的玩耍时间,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炎热酷暑,一到放假,我都要呆在房子里反复的练习曲子。有一年冬天,我上午在李老师家里学习了一首新的曲子《赛马》,因为曲子难度非常大,我当时会拉,可是一回到家就忘了。为了不耽误我的学习,晚上九点多钟,爸爸带着我冒着严寒和大雨来到李老师家里,一学就是两个钟头,直到我完全学会了才回家。

学二胡虽然有这么多的困难,但也给了我成功后的快乐。

去年下学期,虽然我临近小学六年级的毕业考试,但我还跟东街居委会的一些二胡业余爱好者们参加了南江镇的首届春节晚会,我一回家就做完作业,八点钟我就准时到居委会集合练习节目,我们中年龄最大的有七十多岁,我是其中最小的一个,有拉二胡、中胡、胡琴、笛子、扬琴等七种乐器,我们一起练习有一个多月,在晚会上我们一起表演了一首《喜洋洋》,表演得很成功,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称赞,作为我们南江镇很具特色的乡土节目,我们还小有名气,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们又专程采访了我们。今年又被南江镇选送到了平江县总工会主办的文艺晚会。我们表演的是《茉莉花》和《石油工人》,获得了一等奖,南江镇政府还给我们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我参加了三次中国音乐学院举行的二胡业余过级考试,现在我已经通过了七级,每次都因为我在考试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过级考试也很顺利。看着我一个个红红的本本,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这也是我多年来辛勤汗水的见证。

我和二胡风雨相伴了八年,虽然我比同龄的伙伴们少了很多的玩耍时间,但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收获了更多的自信,参加了更多的社会实践,享受着更多的成功与快乐,同时也增加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我要继续努力学好二胡,让我的生活更加充满诗情画意!

【篇六:爷爷的二胡】

最好是夜晚,万物舒缓的呼吸,一缕声音像山涧轻吟浅唱的小溪……

二胡,是我最喜欢的乐器。

二胡不同于西洋乐器,需要一座美丽的建筑,在高雅的音乐大厅演奏。二胡属于大自然,就像琴箱上蒙的蟒皮和弓上马的鬃毛。在山间,在溪畔,在蔓生野草的大地,悠长的曲调穿越时空。

我喜欢江南的二胡,琴声湿润,哀怨如泣。晃晃悠悠的水路穿街而过,小镇一分为二,一架拱形的石桥,像温暖的手,连接分离的街道。沿岸石砌的护围堤,风吹水浊,青石生出了苔藓,随着年代的久远变得陈旧。岸上青瓦、白墙的房子,鱼鳞似的瓦片,在阳光下,像晒在沙滩上的大鱼。墙壁上洞开的窗口,似乎终年敞着。历经沧桑的老人坐在桌前,慢慢的品茶,倾听,回忆。石板路被岁月的脚印磨得光滑,纹理中储存时间的尘埃。有人一边走,一边拉着二胡。琴声中诉说人间的悲欢离合,表达琴师的情感。忧伤的琴声,在水面泛起记忆的波纹。在这种背景下,一定有乌篷船,梦一般轻盈地滑动,船橹摇动,荡起水花,充满柔静的韵味。

和着竹竿扣地的回声,瞎子阿炳的二胡声阴差阳错的飘进了神圣的殿堂。随后,各种音乐会上,许多人开始演奏《二泉映月》,在我听来,总是比阿炳的原声差点韵味。也许,只有在无锡街头蹒跚独步的瞎子阿炳只有这种不入流的民间艺人,指尖才能漾出最为充沛的山水气息,漾出与民间乡里普通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动气息。受露水的润泽,音色更纯,掠过苦艾的梢头,越过起伏的群山,它和风声、草香,丝丝缕缕的纠缠,人的思绪被它带走。

山区小镇的夜宁静,归林鸟儿躲进自己的窝,歇息歌唱了一天的嗓子,劳作的人们进入梦乡。

夜是梦开始的地方,开始的地方不一定有梦。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二胡,爷爷,琴声,二胡声,春晚,院子,旋律,音筒,陶醉,腰托,公粮,500字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zuowenjie.com/a/654d85b9e66e8aeabc0eadb4.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