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读后感_优秀读后感700字

作者:作问界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65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古文观止》读后感_优秀读后感700字的相关文章:我从十岁起开始接触史料,素来沉迷于过往的我对这些史书显得十分爱护。可上面记载的文言文我竟然一个字也看不懂。这种文字表达形式特别精炼,能够在短短数十个字中表达是我现代文体形式的一篇数百字的文章。我当时既...

我从十岁起开始接触史料,素来沉迷于过往的我对这些史书显得十分爱护。可上面记载的文言文我竟然一个字也看不懂。这种文字表达形式特别精炼,能够在短短数十个字中表达是我现代文体形式的一篇数百字的文章。我当时既对它怀着崇敬之心,又想着使用这种文字表达形式可以在做课堂练习时尽量地偷懒。于是,我下决心了解文言文。

可文言文比我想象中要凶恶地多。我上网一查发现文言文一字多义的情况有很多,与现代文学表达形式褒贬不一,意思大相径庭的也有很多。比如“爪牙”在古代是褒义词,在现代是贬义词。学习文言文,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呀,我想。

有一次我上网浏览资料,发现了《古文观止》于是我自掏腰包,把它买了下来。

《古文观止》是从郑庄公掘地见母开始,按朝代划分,将各朝各代的文言文部分片段摘录其中。我买的虽然有注释,但是文章也很难读懂,而它近乎现代汉语词典那样的厚度,把我着实吓了一跳。

过了没多久,我发现其中的文章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叙事,比如开始讲的郑庄公的事迹;第二类是借事歌颂人的美德;第三类是祭文,如明朝官员(我不记得名字了)为杨继盛所写的祭文。这些文章有些短小精悍,有些寓意深刻,有些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空间,接触了许多我闻所未闻的文章。

反观现在,传统文化的缺失,使中国陷入了一个暂时的文化空虚阶段。许多人以“时代不同了”而将老东西全盘否定。更多的人对中华文化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而我以为,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五千年而不衰,定有它的可取之处。将其迂腐的弊端否决即可,何必全盘否定?文化的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文明的水平。中国文化的损失,必须由我们拯救。

一个失去了其传统论的文明,只是一个空壳并无文明的实质。换句话来说,就是它已经"名存实亡"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古文观止》读后感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zuowenjie.com/a/652a9d015e4855e6740cdf0f.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