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

作者:作问界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37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过小年的相关文章:【篇一:过小年】2023年老历腊月二十四日是我期待已久的小年。这一天,我家进行了大扫除。我干的是些我拿手的活儿:擦桌子,我最拿手;擦楼板,上下有点累;扫地,我扫得干干净净;拖地,我把在地面的东西拿走后...

【篇一:过小年】

2023年老历腊月二十四日是我期待已久的小年。这一天,我家进行了大扫除。

我干的是些我拿手的活儿:擦桌子,我最拿手;擦楼板,上下有点累;扫地,我扫得干干净净;拖地,我把在地面的东西拿走后先洒水再拖地。

在洒水时,我像一个仙女在往天上洒“花”。洒完了水,开始拖地。我向左向右拖,向前向后拖。好了,多干净啊!看到这样干净的地,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蹦蹦跳跳到妈妈面前,高兴地说:“妈妈,我完成了你交给我的任务!”

妈妈笑着说:“好的,同志,还有几个任务要你完成?”

我奇怪地问道:“什么任务啊?”

“整理东西、洗杯子和洗凳子这些,你能不能完成?”妈妈问。

我已经很累了,面无表情地说:“不能。”

妈妈生气了。

我赶紧加了一个字:“吗?”

于是,我立马去干活,不对,是完成任务。洗了杯子洗了凳子,最后一个任务,整理东西。

整理东西时我不停地来回走动,那个摆这儿,这个摆那儿。可累死宝宝了。

中午吃完饭我就一心一意看我喜爱的电视了,一连看了几小时。那时候才感觉到,劳动后的休息特别舒服。

【篇二:过小年】

今天是小年,小年不仅要吃糖瓜,还要大扫除呢。我和老妈正在忙的不亦乐乎呢。

早晨,吃过饭,老妈要大扫除,我也想来大扫除,于是发出请求,老妈同意了。擦窗子的活由老妈干,我就替老妈拿工具。”帮我拿梯子来“”把盆盛满水“一道道”圣旨“下来,我不得不照做。我嫌圣旨来得太频繁,就打起了退堂鼓,但又想起曾经的豪言壮语,又干了起来。终于,整屋的窗子都干净了。我又奉命去擦桌子。我拿来一块抹布,洗干净,就向学习桌进发了。我把橡皮沫、碎纸屑擦到垃圾桶里,再把脏地方擦干净,就大功告成了。我把抹布洗净,再进攻其他家具,所谓一回生两回熟,我鼓足干劲,不一会儿就把家里所有家具全攻占了,累得我满头大汗。

我和老妈把家里擦得窗明几净,地板更是能发出光来。劳动,累并快乐着!

【篇三: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过小年是吃水饺、吃糖瓜的日子。

今天,我正做着作业,看见爷爷出门买了一个糖瓜回来,我兴奋地大叫一声,跑去凑热闹。只见糖瓜又胖又圆,活像个大娃娃。糖瓜上粘着好多白芝麻,多得跟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不清。大糖瓜硬邦邦的,爷爷使出吃奶的用手掰,大糖瓜纹丝不动。爷爷拿它没办法只好用刀砍。嘻嘻,永不服输的大糖瓜“开花”了,溅了零零散散的一桌子,爷爷把它们盛到碗里。我可忍不住了,眼疾手快地抓起一块塞在嘴里,细细品尝。嗯,味道不错,甜甜的黏黏的,百吃不厌。

接下来当然是大扫除了,因为要打扫整个屋子,很累的所以我也动身加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劳动中。爷爷踩着凳子擦窗户,奶奶当爷爷的助手。爸爸打扫卫生间、卧室、阳台等地方。妈妈则负责拖地、擦桌子等。我呢,一会儿跑去帮妈妈扫地,一会儿跑去给爸爸递抹布,一会儿又给爷爷倒好备用的清水。一家人忙的满头大汗,不亦乐乎。

大约过了两三个小时,家里彻底变样了,焕然一新。窗户擦得亮亮的,不仔细看还以为没装玻璃呢。所有的物品摆放的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地面一尘不染,都能倒映出人影来,简直就是四星级宾馆。

到了晚上,香喷喷的饺子上桌了。劳动了一天后,一家人吃着冒着热气的饺子,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小年虽然不像新年那样热闹,但也别有一番韵味。我喜欢过小年。

【篇四:过小年】

小的时候,过年的快乐是吃吃喝喝,现在长大了,觉得过年除了吃吃喝喝,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品味。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我非常好奇,为什么称为小年呢?想来想去,终于找到答案,小年是与大年相对而言的,比如“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从来没有叫过“小年三十”“小年初一”,我恍然大悟,进入小年,就意味着,年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打开了。

小年是祭拜灶神爷的日子。相传,腊月二十三,灶神爷要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大家为了让灶神爷在玉皇大帝面前说点好话,就用灶糖来祭拜它,扫尘土,剪窗花,贴对联……小年就是为灶神爷饯行吧?让灶神爷高高兴兴地上玉皇大帝面前汇报工作,来年让百姓吃穿不愁。

小年的文化,是不是充满了诗意?

小年这一天,走在小区里,虽然寒气袭人,但是我从来不感到寒冷,因为年的热情让我充满了喜悦。小区的大门在这一天挂上了大红灯笼;小区的树虽然已是枯枝败叶,没有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秋天的色彩,但在这一天,由于披上了彩灯,它就有了不一样的风采,比任何一个季节都美,谁都会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小年的氛围,是不是充满了诗意?

日落时分,家家户户的灯火都亮起来,大家都开始为包饺子做准备。我家也不例外,和面的和面,调陷的调陷,我也加入了干活的行列。此时此刻,一家人,在一起,或说点什么,或什么也不说,不一会,饺子就包好了。妈妈把它们下入锅里,腾腾的热气,将厨房的玻璃上了一层霜,外面的世界开始变得迷离,而屋里的生活依然清晰。很快,饺子好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浓浓的香气让我感觉年是多么的亲切。

小年的温馨,是不是充满了诗意?

吃完饭,我走进房间,开始准备写春联。虽然我的字不算好,但是每年我家的春联,都是由我亲自执笔,这与买来的春联相比,有一种更真诚的感觉。一张张大红的纸铺开来,把房间映得红火。“张灯结彩迎新春,欢天喜地庆佳节。”一幅不满意,又连写几幅。从小年开始,我的房间就会天上地上摆满春联,直到选出一幅满意的为止。

对年的虔诚,是不是充满了诗意?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每一个夜晚都将是明亮的。树上的彩灯与家家户户窗里的灯光交织在一起,远处高楼耸立,天上明星闪烁,不时还有烟花升上天空年,多么耐人寻味。

【篇五:过小年】

“姐姐,他的饺子露馅了!”“姐姐,看我的饺子!”“姐姐,他要欺骗消费者!”我们在过小年呢,让我带你来看看吧!

姐姐先给我们简要介绍了小年。这让我们知道了小年在北方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过,而南方却是农历腊月二十四过,但是,不管是哪一天过,它都代表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

姐姐又给我们讲述了小年的由来。姐姐说,是因为一个民间传说,所以才有小年的。传说是这样的:有一个平民名叫张生,自从他娶了媳妇以后,就变得花天洒地,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久就沦落为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他的前妻家。他觉得自己没脸在这个世上,于是一头钻进灶里,被火烧死了。玉帝觉得他还有救,就给他封了灶王这个职位。灶王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都要给玉帝报告情况,大年三十再回到炕下。百姓为了让灶王给玉帝说好话,就每年的这个时候祭祀灶王,让灶王保他们平安,有财运,小年就因此得来。

姐姐还给我们讲了小年的习俗。有吃灶糖、扫尘土、剪窗花、贴春联、当洗浴、祭灶神、包饺子……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饺子又名娇耳,现已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了。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那就是包饺子!只见大家都轻轻拿起一张饺子皮,把雪白的饺子皮放在手上,再挑起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上,肉馅就好像躺在床上,他们再把饺子皮一合上,一个饺子就好了。不一会,就出现了许多奇怪的饺子,有的像外星飞船,有的像一团纸,有的像小女孩,还有的不成样子,太搞笑了。

这个小年过得真有意义啊!

【篇六:过小年】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可以说是春节的彩排,家乡春节就是从这一天拉开序幕的。

小年的主要任务就是“辞灶”,所谓“辞灶”就是民间为恭送灶神回天庭述职从而进行的祭拜仪式。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台边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的神像一般都贴在灶房的北墙或东墙,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也有的灶神像两侧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此外,为了让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人们用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点粘在灶神嘴上,取“嘴甜”之意,让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给自己家中说好话,来年家里就会好运连连,至少不会有灾祸。

记得奶奶在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候,边烧纸,嘴里边念叨:“灶王爷上西天,猗马去,坐轿来,只说好不说坏,过了七天再回来。”烧完纸还要恭敬地磕头,表示对灶王的尊敬。看着奶奶那虔诚的神态,使我更增加了对灶神的膜拜。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还要蒸年糕。年糕有粘玉米的,糯米的,粘高梁的。奶奶说蒸年糕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以免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虽然是迷信,但是奶奶年年都要恭敬地认真地敬灶王。

每到小年这天,我就搬好小板凳,坐在奶奶跟前看着奶奶蒸年糕。奶奶用娴熟的手法,把一个个面团加上枣攥成窝窝头的样子,然后上锅蒸,蒸的时候枣香弥漫着整个屋子,糯米年糕白白的,胖胖的像个白胖子,粘高粱的年糕就像黑脸包公,看着就眼馋!

乡村的习俗透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人沉醉,令人向往。我永远忘不掉年糕的枣香,忘不掉浓浓的亲情!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小年,任务,拖地,凳子,杯子,整理,完成,楼板,蹦蹦跳跳,东西,妈妈,400字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zuowenjie.com/a/64b8955db0055b43830c38ca.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