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眺望-散文1200字

作者:作问界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89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书中的眺望-散文1200字的相关文章:或许是在某个醒来的清晨,或许是在某个工作的间隙,当一段历史的碎片风尘仆仆的向你走来时,那种若隐若现的感觉让你有一丝的惶惑,有一丝探寻的期待。你真羡慕那些能行万里路的古人。既然你的脚步还很年轻,那么就尝...

或许是在某个醒来的清晨,或许是在某个工作的间隙,当一段历史的碎片风尘仆仆的向你走来时,那种若隐若现的感觉让你有一丝的惶惑,有一丝探寻的期待。你真羡慕那些能行万里路的古人。既然你的脚步还很年轻,那么就尝试着“读万卷书”吧。书很小,里面的窗口却很大。

于是,每次从乡间小街的一端走进书店的这扇玻璃门,你仿佛钻进了一列时代久远的列车。坐在窗边,跟着不知从何处吹来又将吹往何处的风,穿越无数庄严肃穆的建筑和干净细致的街巷,你看到了历史的天地如何抖擞的换装,听到了历史的心跳在苍茫的人世间回荡。

从窗外向北京西砖胡同远远望去,并排的三座大门,门顶上是厚重的宫殿式建筑,门与门之间是墙,墙头也同样铺上琉璃瓦。这一排山门建筑,第一印象使人觉得厚重,好像凡是看到的,都戴了又厚又重的大帽子,庄严地等你过来。中间的门最大,前面左右各一只石狮子,尤其显得庄严。

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历史和文化从来都是兼收并蓄。在树影婆娑间,你且行且驻,但见古碑静默斑驳,仿佛篆刻着几度轮回间的毁灭与重生。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兵败还朝,途径幽州,建“悯忠寺”以告慰阵亡将士;宋钦宗赵桓被金兵俘虏北上,就曾囚居于此;元二十六年,宋遗臣榭枋得抗元失败,被元军所俘,押至大都,拒不降元,在此寺绝食身亡;崇祯三年,蓟辽督师袁崇焕于菜市口处以凌迟极刑,佘姓义士连夜偷出将军头颅送至法源寺,僧人冒死超度;变法维新人物谭嗣同,在刑前,也曾到法源寺一游……那一段刀光剑影的历史,如今也被历史的时光隧道锁闭。不变的,是满庭院的紫丁香以及慵懒的各色野猫,共同构筑出一派世外桃源的清幽景象,千年的古寺,千年的见证,千年的宁静。

列车继续向南行驶,它的身后是一排排倒退的树影,接着你来到了上海。

上海这座城市就好像一个有生命的肌体。从高空俯看:纵横交织的道路犹如动脉,把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之内,又有许多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细小却充满了生机。对这些小通道,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称呼,上海人则把它唤作“弄堂”。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社会动荡,弄堂也成了各个小人物的舞台:佟振保,事业成功,对母亲孝顺,对兄弟友爱,对工作认真,对朋友热心,但他却打骂妻子,与人偷情,竭力装作一个“好人”,虚伪而可笑;顾曼桢、沈世钧相爱,却一方遭姐姐陷害,一方遭家人反对,因不信任与软弱错过终身;王琦瑶,生命如夏花般绚烂,一生却在爱情和欲望中挣扎,最终却死的猝不及防……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上海,但谁不希望可以撑一把油纸伞,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遇见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其实,你一直都在这间乡间书屋,想象自己乘着列车,穿越历史长河,游历祖国大江南北,聆听过许多前辈先贤的心跳,测试过他们精神的厚度。

逝日不可追,来日犹可待。你说你还想去黄土高原听一曲激越的秦腔,去呼兰河感受荒凉的东北土地。……那请你坐上这班列车,择日前行吧。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书中的眺望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zuowenjie.com/a/66419c344563a1b2890b3e86.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