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

作者:作问界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25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蚂蚱的相关文章:【篇一:蚂蚱】蚂蚱,这个经常在草地和菜地看见的小动物,别看它小,却非常灵活,加上蚂蚱的体色都以本草为掩护,让人很难察觉,要想逮住它,并非那么容易,得有一手巧妙的功夫。首先要察看蚂蚱的落着点,二要用手神...

【篇一:蚂蚱】

蚂蚱,这个经常在草地和菜地看见的小动物,别看它小,却非常灵活,加上蚂蚱的体色都以本草为掩护,让人很难察觉,要想逮住它,并非那么容易,得有一手巧妙的功夫。首先要察看蚂蚱的落着点,二要用手神速地捉住它,假如稍慢一点,蚂蚱就凭着它两只后腿的弹跳力,迅速起飞到另一处隐藏。我就是凭着这两点技巧,才逮住了一只个头中等的褐色蚂蚱。为了观察蚂蚱的形态习性,我和爷爷饲养了三天蚂蚱。

当天,爷爷找来了科技书籍《昆虫王国》,从书本上我了解到蚂蚱的属性、爱好、技能、生活习性以及体色。我边看书,边观察,还真让我长了不少知识。

蚂蚱属于直翅目蝗科,所以书名又叫蝗虫,种类繁多。大都长约二寸,四翼六足,前四足用以爬行,后二足用以跳跃。头部有复眼二个,单眼三个,二根触觉如鞭状,头的形状也有各异。有的头像形尖尖的战斗机,有的头形像“马头”,我逮住的蚂蚱头形就像“马头”。“马头”上有咀嚼式口器,口齿如锯。它的上翅平直覆盖在体背上,下翅则缩摺在上翅之下,飞行的时候才会舒展开来。前、中脚比较细短,后脚粗长结实,善于跳跃。

蚂蚱的栖性喜欢在草地、稻田、菜地之中。蚂蚱的体色也是最好的保护色。它食量较大,特别爱吃禾本科植物。三天的时间,我和爷爷采了许多草和菜叶,蚂蚱犹如生长在绿色的海洋,尽情地享受着这天然的营养。明天我又要开始周而复始的学习,我交待爷爷等蚂蚱吃完我们给它准备的食物后,还是放飞自然吧,让它在回归伙伴的生命旅途中赞美人类的美好!

【篇二:蚂蚱】

童年是一首纯真的歌曲,童年是一汪快乐的清泉。童年里发生的趣事多如牛毛,数也数不清。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数逮蚂蚱的经历。

夏天来临时,我都回来到奶奶家避暑。奶奶住的是一间矮小的土坯房,冬暖夏凉;房后有一片小树林,是我童年时的乐园。不必说清晨的露珠挂在叶梢上,不必说蟋蟀在树枝上引吭高歌,也不必说夜晚时那宁静优雅地景象,单单是看不起眼的小蚂蚱,使我感到无限的乐趣。

午后的阳光,温暖而不耀眼。每当这时,我总是会缠着爷爷陪我去树林里捉蚂蚱。我见到的蚂蚱有两种:一种浑身都是翠绿色,后腿很粗,前腿较短,灵活敏捷,不容易被抓到;而另外一种全身呈灰色,弹跳能力不太好,却善于隐蔽。我和爷爷先是准备了一个玻璃瓶,里面放几条小虫子,当做诱饵,当蚂蚁一爬进瓶中,就“有进无出“了。结果总是爷爷捉得多而我却常常失手,就是因为我还没盖上盖子,蚂蚁就已经意识到危险,一溜烟跑了。

这些被我们逮到的蚂蚱,一半分给我,一半分给爷爷。我把这些蚂蚱当成了玩具:用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名曰“一线穿珠“,或是放在水缸让其”游泳“,却总是被淹死;而爷爷呢,把蚂蚱大腿上的肉取下来,放进锅中一炸,香味扑鼻的”蚂蚱肉“就呈现在我眼前。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篇三:蚂蚱】

有一天,小蚂蚱正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着。他的底下,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大山身穿一件又绿又厚的森林大衣,衣服中还有溪流、瀑布,小动物们围在一起又跑又跳快乐地做着游戏。此时的小蚂蚱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

飞过大山,小蚂蚱看见了一个游泳池。池中的水像天空一般碧蓝,孩子们在水中嬉戏打闹,玩得十分开心。

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吸引了小蚂蚱。它想:我也要像这群孩子一样,在泳池里玩耍!于是,它一个俯冲,往游泳池飞去。“扑通”一声,小蚂蚱落入水中。

刚入水时,它一个劲地往下沉。可它也想像那些小朋友一样,浮在水面上。于是,它扇动翅膀,想要“飞”起来。可是,它却发现,翅膀动不了!小蚂蚱一下子慌了。它想:完了,飞不起来,我就要死在这了!于是,它不停蹬腿,准备做临死前的挣扎。就在它惊慌失措时,突然,它的脑袋浮出了水面!渐渐的,它的整个身体也都浮出了水面。

正当小蚂蚱好奇地东张西望时,一个大浪打了过来。小蚂蚱一下子被打出好远。它晕乎乎的,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就像喝醉了酒一样,它只好顺着波浪,想要依靠浪的力量将它冲到岸边。果然,小蚂蚱离岸越来越近了。这时,岸上出现了一个孩子。它看见了小蚂蚱,就朝它泼水。小蚂蚱辛辛苦苦得来的结果,一下子付诸东流了--它又被冲回了池心。小蚂蚱绝望地对孩子说:“小朋友,我的头好晕啊!请不要再用水泼我了,我想回家,我想妈妈!”可是,它说话的声音太小了,孩子根本听不见。他还叫来了两个小伙伴,想要捉住小蚂蚱。小蚂蚱一见大事不妙,蹬腿就开溜。后来,孩子被他们的妈妈叫走了,小蚂蚱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微风的轻拂下,小蚂蚱很快到了岸边,它抓住这个机会,纵身一跃,跳上了岸。它找到一个隐蔽处晾干翅膀,就往家飞去。回到家后,小蚂蚱对妈妈说,自己以后再也不会去游泳池了。

【篇四:蚂蚱】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那便是我的家乡。不远处的草丛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在哪里,珍藏着我小时候捉蚂蚱的记忆……

那时,我很小,才五岁。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草丛里早已成了孩子们的天地,大家一个个忙得满头大汗。我们捉的蚂蚱可不是用来玩的,而是用来卖钱的。当然,也只能卖给养鸟的人,不贵也不便宜,一元钱五只,个个都出这个价。

当时捉蚂蚱的情景甚至可以借用叶绍翁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来形容,但稍微修改一下也许会更贴切:“儿童急走追蚂蚱,跳入草丛无处寻”。我也跟着忙得不亦乐乎。我盯上了一只蚂蚱后,用瓶子猛地一盖,那只蚂蚱就成了我手上的“俘虏”,乖乖就擒了。当然,捉蚂蚱的方法可不止这一种,你可以用手去捏,可以用陷阱捕,也可以拿网捉……

到了下午,才是拍卖的热闹时间。我把捉到的42只蚂蚱装在瓶子里,外面写上四个大字:“一元五只”。如果有人讨价还价,那大家就没有一个人会卖给他了,毕竟那是我们的共同劳动成果呀!还好,一个下午,我已经卖掉了三十只了。

快到晚上了,这才是人潮涌动的时刻,因为有了一个大好的消息蚂蚱降价了,变成了一块钱6只了。一个老伯伯一下子买光了我剩下的所有蚂蚱。

到了傍晚,是归去的时间了。所有的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回去了,我当然也是满载而归。

【篇五:蚂蚱】

前几天我在草地上捉了四只小蚂蚱。它们大约两厘米长,浑身绿油油的,像一根根小草。长有六条腿,前面四条是爬腿,比较短,后面两条是长长的跳腿。我怕它们逃跑,所以,我把它们的跳腿拔了。我把它们捉回来,放在一个玻璃罐里。

一开始,它们是生龙活虎的。有一只居然还能爬到玻璃罐的顶部,企图逃跑。第二天,它们行动迟缓了一点,只能在底部爬行,无法逃跑。有一只已经“上天堂”了。第三天是最恐怖的了。我放学回家,发现一只大的蚂蚱把另一只小蚂蚱吃到只剩下个“头”了。我猜想是玻璃罐里的叶子都干枯了,那只蚂蚱没得吃,饿极了,才把另一只蚂蚱给吃掉的吧。明天我一定给它们带点新鲜的叶子来。我做完作业去看蚂蚱,发现那个“头”又缺了一角。晚饭后,我看到那只大蚂蚱正在吃最后一只小蚂蚱的腿。

小蚂蚱们真可怜!我后悔捉它们回家了。看来,小动物还是应该留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才能快乐生活。

【篇六:蚂蚱】

在乡下的假期里,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和堂弟一起捉蚂蚱了。

那是一个暑假,我们在家里都要闷坏了,于是我们便商量着去捉蚂蚱。征得家长的同意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出发了。

我们拿着瓶子来到草地上,天空蓝蓝的,草地却有点儿泛黄。我隐约看到一个小绿点在晃,于是猛地扑向了它。蚂蚱没捉到,却摔了个“狗啃泥”。

堂弟见了,先是笑了我一会儿,然后严肃地告诉我说:“捉蚂蚱要分三步,眼要看准,速度要快,动作要稳,明白了吗?”我点点头,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

我又找到了一只,快速地一扑还是没有捉到。那只小蚂蚱还狠狠地“瞥”了我一眼,我气得脸都红了。堂弟蹑手蹑脚地走到它身边,用瓶子一罩便罩住了,为我报了那“一眼”之仇。

渐渐地我也会了,瓶子里的蚂蚱越来越多:一只、两只、三只……

夕阳照在我们的脸上,暖暖的,我们便散步着回家了。

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会开怀大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蚂蚱,马头,体色,头形,菜地,上翅,目蝗科,习性,草地,逮住,600字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zuowenjie.com/a/64d10600c99eb0ef140c8a79.html

分享到: